第一期工作坊:采矿迹地再生的N种可能

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为“思-筑” ,由AECOM携手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建华建材集团联合开展,旨在通过时长1.5天的工作坊、专家主题讲授和企业技术指导,增强学生和企业员工对采矿迹地的深度体验,初步认识混凝土实操原理,形成对于棕地类景观的全方位认知,构建起从理论到实践、从设计到工程、从思维到动手、从平面到空间的多维景观思维。

合作方: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 ; 建华建材集团

导师与嘉宾
导师:郑晓笛
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棕地研究中心联合主任
本次工作坊设置了艺术专题讲授环节,通过对Smithson、Heizer、Mel Chin、Denes等艺术家经典作品的解读,讲授了大地艺术、环境艺术的理论及其发展,引发学生对艺术与棕地、艺术与科学的深入思考。并紧紧围绕Thought and Action的课程目标,训练学生从思维到实践的综合能力,拓展学生的多维视角。
导师:沈同生
AECOM中国区韧性城市负责人
本主题围绕探索对场地干预与转换之间的联系。通过解读对不同维度和尺度的干预与转换,启发学生和企业员工对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索。从全球化气候变化到小尺度元素的干预对生态栖息环境的积极作用,激发大家利用创新的干预方式为场地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
导师:徐里亚
建华建材装饰混凝土事业部负责人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用大量的混凝土,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改变,同时也遗留一些负面问题。结合主题棕地再生是希望运用预制混凝土产品结合低碳技术与生态环境功能改善有效融合,让场地留下记忆又能焕然一新,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烟火气。
嘉宾:程晓喜
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研究和教学方向为文化教育建筑,关注建筑师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创新以及儿童、青少年友好型空间设计。本期工作坊为学生提供了由概念生成、到模型快速表达的体验,充分引发了学生对Thought and Action这一课程主线的思考,各组也在课程的安排下取得了卓有创新性的成果,是一次非常好的教学创新。

嘉宾:梁钦东
AECOM中国区建筑与人居环境副总裁
这是两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矿山场地,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提出概念,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并用图纸、模型和混凝土模块来表达设计的成果,同时,今天每个小组在所有同学都参与的情况下汇报设计成果,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的、超出预期的完成了既定的任务,达到了工作坊的目的。精彩!

价值塑造
工作坊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有学生、企业员工和助教组成,通过专题讲授、课上模型快速表达、模型深化浇筑演示、核心构件脱模完善和最终成果分组汇报环节,锻炼从思维到实践的全流程参与。本次以两块不同类型的采矿迹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棕地类景观的直观认识,引发小组成员工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关系的思考。以棕地景观为媒介,提供小组成员感知场地、发掘场地、重塑场地的立体感知机会,使学生和企业员工从艺术、设计、历史、生态、工程等角度形成对棕地类景观的全方位认知。
场地一:“山-田-棕”江西省新余市人和乡钛申采石场
场地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人和乡,场地面积约为7.8公顷(含山体部分和采石场裸露平地部分)。场地原为石灰石采石场,现保存有完整开采界面,并未作更新改造,景观潜质良好。采石场周边为农田景观,形成独特的 “山-田-棕”复合景观。
场地二:“山-城-棕” ——深圳市城中采石场
场地位于深圳市城中,地处福田区和南山区交界处,核心设计地块面积约为12.47公顷。场地内景观潜质良好,留存有采矿炮孔、采矿台阶、采矿爆破面等采矿痕迹。采石场周边有住宅、工厂、办公、商业等业态,形成独特的 “山-城-棕”复合景观。
精彩瞬间
成果展示
“山-城-棕”采石场:“磐境”作品阐释
#青年说:

主创成员:张心怡、丁惠、牛亚楠、王藜喆、王纪超、陈艺丹 (AECOM)

课程助教:王建鹏

AECOM助教:潘越丰

以深圳市的发展历程作为出发点,从深圳市城中采石场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原材料从而使得山体体量逐渐变小的故事入手,着手描摹山体的最初意向。以“磐境”作为场地设计理念,意在创建森林中的天然巨石、信仰之所 ,通过隐喻的手法将前海的天际线投射在场地中,并以镜面的发射映衬出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形成沉思与休憩之所。

考虑到采石场地处城市中心,毗邻学校、居住区、博物馆和快速交通设施,所以承担着城市公共绿地、科普教育和形象展示等功能。因此希望通过若干组合模块的介入,为场地带来新的活力,并令游人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专家观点:梁钦东
“山-城-棕”采石场位于深圳市的中心位置,周边是已经成型的社区开发,包括住宅、办公、商业和文化设施等已建成项目,环境非常特殊。“磐境”团队把这个小山包作为开放空间、社区休闲设施的一部分,并探索如何让周边市民更有效的使用这个场地,让小山成为一道不一样的风景,让人们可以在小山多样的空间环境下(包括多人聚会的空间、个人冥想的空间、林下漫步的空间等等)享受自然和城市的风景,让新建的楼梯和坡道巧妙的连接各层平台,让混凝土建造的模块化空间以简洁的造型成为社区环境的标志物,而这一切又都归结为城市服务,为人服务。
”山-田-棕“采石场: “愈”作品阐释
#青年说:

主创成员:孙妙晨、万芸杉、王开颜、张璐霞、岳楷键、郭佳玉(AECOM)

课程助教:刘嘉祺

AECOM助教:谢佩勋

场地中介入了蜿蜒起伏的双层管道结构,这一结构可改善残损采石矿坑遗留的破碎景观,提升因工业开发而伤痕累累的自然环境,并提示人们这里曾经完整的山体形态。这一介入的过程,同时是疗愈的过程。

双层管道内管为长条形凹槽,结合生长基质的放置,为喜阴植物提供生长空间。外管连接扇翼并开孔洞,自然风引发扇翼转动从而积蓄风能,同时对内管进行通风。外管可避免管内植物遭受过度日晒,并在冬季起到一定保暖避风作用。以生命蓄能,为场地重新注入蕴含生命的容器,整个过程应是不断愈合的过程,即注入时间能量使其在自然时间的进程下达到自愈的状态,进而为重新焕发场地的生命与活力提供可能性。方案同时探索了材料本身的更多可能性,是一种对呼吸的、生命性的自然调控过程的尝试。

#专家观点:沈同生
“愈”为小组的设计出发思想,反思采石场在过去经历的创伤。设计小组希望以愈为设计干预方式,为场地带来新的生机。利用多孔混凝土管道为积蓄能量的载体来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了创新的双管结构营造管内微气候给予动植物栖息环境,通过混凝土结构创新作为栖息地的载体以织补的方式为场地创造新的的生机。多孔的模块设计组合也有利于对不同场地界面的植入,更有效地对场地进行干预并转化为治愈山体的的立体生态容器。
“山-田-棕”采石场:“光垣”作品阐释
#青年说:

主创成员:游宇婷、俞阅、张亚楠、贾雯芮、张浩然、张益修 (AECOM)

课程助教:孙一豪

AECOM助教:钱睿

对场地 “山田棕”的复合特性的深度剖析,结合场地的直观感受,最终确定将圆形艺术装置嵌套在采石场山体开采面之上的介入方法。通过设置发光装置、重塑游览路径和植入种植池等手法,实现装置的复合功能。一则作为艺术展示廊道,对场地进行可观可触可互动的体验;二则通过光来不断强调采石场本体的“伤痕性”,意图启发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则将缓慢的修复过程进行可视化展示,暗示山体修复的长期性。总体设计希望通过装置的介入进行艺术展示、艺术活动、景观游览,从而实现场地本身的持久经营,成为反哺周边村落的“光垣”。
#专家观点:徐里亚
在紧凑的课程安排下,同学们从概念草图、深化设计、预制构件模具设计到缩尺混凝土构件浇筑等过程一步步地将设计转化为产品非常难得。这个作品中变化的步道结合透光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让这个作品更显趣味,混凝土产品的设计中结合了矿坑的肌理造型,并且通过手工的雕刻切削模具完美还原了山体的肌理造型,另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具支撑、导光纤维的设置、色彩的运用等细节把控,看得出同学们对这个作品投入度非常高。同时对UHPC材料性能也做了探索尝试分层浇筑寻找一种更完美的产品呈现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到了产品性能不同所带来的变化。
“山-城-棕”采石场:“诺亚之丘”作品阐释
#青年说:
主创成员:赵志磊、潘郡伦、李雨萌、李孝伯、吴祺琳、刘力玮(AECOM)
课程助教:朱彦怡
AECOM助教:胡星星

山体内部凹陷部位曾用于填海造陆,其土(岩)被运往海平面以下。通过手法介入,将此处作为水源涵养区用以恢复生境,使该处空间的物质转化由土转变为水,由此生发出“土”与“海”的转化概念。该设计包含了“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海”这两种要素。将这一概念引申发展,利用内外水景的相连,水位随外界温度改变而发生高度的变化,回应了气候变化造成海平面升高的情况,将之命名为“诺亚之舟”。

通过“坝”的介入,使得山顶可以蓄水恢复良好生境;利用混凝土“通道”设计,将矿山内部水体与岩壁外侧城市面相连,将海平面的变化与城市界面的水景变化相联系起到警示作用。同时通道的设计既隐喻采矿通道,又可以使人进入内部自然空间,起到山体生态恢复作用并满足游人的适度利用。

#专家观点:郑晓笛
同学们通过对水这一动态要素的设计以体现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以“坝”对场地进行介入,叙述场地由“山”至“海”的空间变化,也叙述了由“海”来改变采石场废弃地生境的过程。方案以场地更新引发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时代性紧迫议题的思考,是有深度也很巧妙的想法。但是从呈现的角度来看,设计通过地下“管道”连接山体内外空间以实现水位变化,难以被人们直观感知,可以尝试更加具有可视度的设计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