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全景鸟瞰图 设计理念
见证场地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木,是代表这片土地情怀的场地记忆。AECOM设计团队充分挖掘了木材厂的历史记忆演变历程,提炼场地元素,以原木为叙事原点,对场所的历史与记忆进行转译。通过“木材料-木运输-木加工-木储存”的木材演替轮回,提出“林-木-人”的设计概念,在人与景观的互动中重塑场所中土地、记忆与人的相互联结,重新焕发场地精神。
作为城北水岸生活的中心舞台和慢行系统的核心驿站,这片记忆之地被赋予了新的使用功能,但在更新的背后,它依旧折射出了往昔的倒影,文化记忆穿越时光在物质和场所精神上得到了延续。从府河漂木变成宜居水岸,不变的是饮水思源的情怀。
“林·木·人”的设计概念 记忆回溯
连接场地历史文化印记
木,是代表这片土地情怀的场地记忆。AECOM设计团队以原木为叙事原点,对场所的历史与记忆进行转译。最大化保留场地曾用来运输木材的铁轨,将其转化为连接场地木文化节点的历史记忆轴线。天府华年以树木年轮肌理为灵感,作为入口广场同时亦象征着木材的演替原点,入口标识“沙河源公园”也由历史记忆中堆叠的原木转译而成。在人与景观的互动中进一步构建“林-木-人”的关系,唤起关于这片土地的历史记忆,塑造沙河源公园的文化韧性与场所精神。
以原木为叙事原点,回溯场地记忆 天府华年入口广场与树木年轮呼应 春风绿岸
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AECOM设计团队期望将公园打造为一座城市中的森林,一座成都市民的后花园。因此,设计以保留岸沿线原有的成熟大树为基础,从生态系统、季相变化、空间视线、植物色彩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量,优化完善植物群落结构,营造多样的动植物生境。
场地内原本并无水系,设计团队巧妙地引入沙河来联通城市水系,并在公园地势最低处建立生态湖泊,暴雨时可调节水位。其次,雨水径流经过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生态溪流等一系列海绵设施补给生态湖,同时也确保回到河流的溢流水得到净化过滤,在当地树立韧性城市的示范典型。
以人为本
打造多元包容的城市开放空间
过去车行为导向的城市开发,使得北部市政桥主要服务于货车通行,但随着场地功能转型,AECOM设计团队将桥转化为慢行友好的生态步道,打造连续的韧性绿色基础设施。此外,为满足不同人群诉求,公园为周边居民以及游客提供了多元复合与自然交织的活动空间。
北入口市政桥改造为慢行桥梁
以人为本,多元包容的城市绿色空间
以人为本,多元包容的城市绿色空间
以人为本,多元包容的城市绿色空间
PreviousNext 项目主创:沈同生、 Lee Parks
设计团队:于海、范垂勇、刘晓丹、闫伟、杨娇妮、苏娴、彭瑾韧、巫依琳、刘迪轩、郑亚君、张冬